
大三時曾因校友室主辦的校慶活動,第一次到訪鹿港。
那一次隨行有位解說人員,一路從文開書院、龍山寺、甕牆、意樓、十宜樓、九曲巷、石敢當、半邊井,一直到天后宮,
他都解說的十分詳細,讓我對鹿港認識不少,
更覺得,只要是台灣人,應該要好好來鹿港走一回。
一大早下彰化,七點半就到鹿港了,
原以為中南部的天氣應會不錯,結果走到龍山寺時卻下了磅礡大雨 >"
且龍山寺最前面的院門(山門)、五門殿(含戲台)搭建起鷹架在維修,也沒辦法看到全貌,
不過從正殿、後殿還是能窺見前人鬼斧神工、壯觀但又精緻的建築手法。
因還在飄著細雨,我們先來到民俗文物館,正好也開門了。
這棟民俗文物館是昔日辜家豪宅,宏偉瑰麗的建築看得出設計及建材均為一時之選;
A館洋樓一樓陳列了許多鹿港的舊照片、文獻資料、服飾佩件、戲曲樂器及宗教禮俗等相關文物,
二樓是原辜家的會議廳堂、貴賓廳堂、臥室,
古色古香的家具用品、雕刻細膩的古董文物,還有彌足珍貴的先賢墨寶,
讓我們不斷地讚嘆起這些文物收藏。
C棟古風樓則是磚砌的木造石厝,實物實景完全展現出先民食衣住行各種生活型態,
傳統的閩南建築風貌更流露古意盎然的氣韻。
雖然大學時就已來過這裡,再次踏訪還是覺得很值得,
不知道為什麼,我特別偏愛這種古意、幽靜。
在這裡,我們玩了一個很特別的玩意兒-「葫蘆問」。
這是鹿港舊時很類似現在的大富翁的一種遊戲,
聽帶著我們玩的那個媽媽說,這只有在鹿港才買得到。
在螺旋狀的紙圖內有四十七種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吉祥圖騰,
輪流擲骰子,搭配鹿港街坊流傳口訣,按照點數向前進,
葫蘆問遊戲紙上的圖案皆為兩兩相對的關聯圖形,
(內容多與吉祥或八仙傳說等故事有關)
前進到相同圖案,必須退回另一個圖案,看誰先走到中央終點的南極仙翁,
在葫蘆問遊戲紙上跳進來又跳出去,很新鮮又很好玩喔!
離開了民俗文物館,走到鄰近的丁家大宅,見識到碩果僅存的進士宅第,
再前進看了甕牆、十宜樓,沿著九曲巷走到了鹿港市場,
吃了好吃的生炒五味,繼續往瑤林街的鹿港古街前進,
人也愈來愈多,等到走到新祖宮、天后宮,真的是水洩不通,
不過還是要排隊買傳說中好吃的包子,到玉珍齋買名產-口酥餅,
綠豆酥也很好吃,不過,多吃就會多胖,還是要打住才行,呵呵。
巡禮了鹿港古蹟,深深希望這麼多珍貴的文化資產可以永久的保存下去,
在滿是高樓大廈的都市外,留有一處民情淳樸的小鎮風情。